“德國制造”給我們什么經驗
作者:碩科數控 發布時間:2012-11-15
“德國制造”給我們什么經驗
全球經濟低迷,各國都開始拼起了制造業。在美國,民意支持度和現任總統奧巴馬旗鼓相當的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羅姆尼,早前專門針對制造業工人做出連串承諾,讓人有種“制造業興,美國興”的感覺。但此言的確非虛,試問如今全球有多少消費者在等待著蘋果公司在9月12日推出最新一代iPhone?自身股價節節高的蘋果公司帶活的制造產業,不僅是美國在受益,全球業界大到代工企業,小到一家手機附件銷售網店,無不都在跟著受益。在中國,制造業同樣是大課題,中國最新PMI指數出現滑坡,全球投資者都在緊張,唯恐2012年成為中國經濟由盛轉衰的“末日之年”。
這個時候,德國看起來真的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好老師。和英國,西班牙動輒失業率高達兩位數相比,德國眼下的失業率只有7%左右,這比最近為就業形勢回暖感到慶幸的美國還要好,也讓債務危機纏身的歐元區各國,不得不唯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馬首是瞻。
“德國制造”這個名稱其實源于英國,在該國1887年頒布的《商標法案》中,“德國制造”一詞作為一個法律新詞,用來區分“英國制造”。英國人當年的言下之意是“德國制造”就是提醒國人“這是質量不怎么樣的德國貨”。但到了1894年,德國制造業界已經可以驕傲地告訴國人,“德國制造”比“英國制造”還要強。
這種因為國家品牌標識帶來的效益很快就讓德國各行各業爭先效仿,逐漸“德國制造”變成了有質量保證,“完美產品”的代名詞。125年來,德國人努力讓銷售到英國的產品比本地貨的口碑還要好,此后,德國人源源不斷從中獲益,任何一件“德國制造”的產品,就像德國人自己所說的那樣,“像一塊熱氣騰騰的新烤蛋糕”,受到大家的歡迎。
歷史證明,制造業的成熟,是國家經濟強盛的必要條件。德國其實直到四五年前,國內經濟都談不上非常好。但在最近,歐洲央行不斷調降利率,讓歐元對其他國際貨幣的價格一降再降,這才讓德國借著歐元貶值的東風,大賣產品獲得利潤。如果說,這算得上是德國在金融危機期間“獨善其身”的話,那么德國也是借助了外因,占到了先機。歐盟是德國最主要的出口交易市場,憑借“德國制造”,德國銷往歐盟市場的產品,占到了德國出口總量的半數以上。
面對有著125年制造業經驗的“德國老師”,中國該學些什么?首先,正如德國比爾費德大學的經濟歷史學家維納?阿貝爾施豪森所認為的,德國制造業的百年多歷史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新興的制造業強國很少能夠從經濟欠發達的國家那里獲得出口貿易的豐厚利潤,賺錢的來源多數還是來自和自己經濟發展速度相當的國家。
其次是民族產業的自主開發能力。就像“德國制造”當年誕生的歷史情境一樣,“日本制造”,“中國制造”在上個世紀陸續沖進國際市場。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者們看到這些新產品,就像當年英國商家初拿“德國制造”的產品時的情形一樣,仔細端詳,心存疑慮。大家心里想的往往都是“這是從哪里抄襲來的制造手法呢?” 其實,中國曾在1850年左右就占據過全球最大商品生產國寶座,但之后在西方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英國和美國先后從中國頭上搶走了“制造業大國”的桂冠。西方國家能夠在制造業領域超越中國的關鍵,就是有強大的自主開發實力。
英國華威大學的經濟學家尼古拉斯?克拉夫茲認為,中國取代美國反映出的是全球層面上的勞動分工根本轉變,這將經歷一個很長的周期。如果我們樂觀地看待這句話的話,可以理解為,中國還有一些時間可以用來準備和競爭者在制造業賽跑。但如果中國社會的老齡化速度加快,勞工成本上升速度也加快的話,那么這個留給中國熱身備戰的時間,就不算多了。